公司产品系列
Product range咨询热线:
014-77558505Articles
简要描述:南京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样式美观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的主导菌群为反硝化聚磷菌(DPAOs),是利用厌氧环境、缺氧环境的交替,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电子供体为微生物胞内的PHB,在反应过程中,所需碳源和好氧吸磷过程相比大幅度降低,而污泥的产量也能够有所下降,同时可以节省因曝气而产生的成本,并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可以将碳源的使用量减少30%,甚至一半,同时还可
南京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样式美观
随着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人口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所排放的生活污水也日益增多,使大量污水进入到自然水体中,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因此,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对于水体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提升污水处理标准,是控制水体污染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却也提高了对能耗的需求。因此寻求经济、高效的处理工艺成为当下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城市生活污水中的碳氮比较低,利用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污水排放的相关标准,而且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外加碳源,这不仅会增加运行成本,还会因部分碳源被氧化,不能被微生物利用而出现浪费现象。另外,传统的脱氮除磷技术存在碳源与污泥龄的矛盾,而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除氮除磷处理。
1、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分类
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的主导菌群为反硝化聚磷菌(DPAOs),是利用厌氧环境、缺氧环境的交替,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电子供体为微生物胞内的PHB,在反应过程中,所需碳源和好氧吸磷过程相比大幅度降低,而污泥的产量也能够有所下降,同时可以节省因曝气而产生的成本,并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可以将碳源的使用量减少30%,甚至一半,同时还可降低30%的曝气量和50%的剩余污泥量,因此该工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硝化细菌和DPAOs是否处于同一系统中,可将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分为单污泥工艺及双污泥工艺。单污泥系统有UCT、(AO)2SBR以及BCFs工艺,单污泥工艺不能解决不同菌群之间碳源及污泥龄间的矛盾,因此在深度脱氮除磷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双污泥工艺主要有Dephanox、A2NSBR工艺,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分别处于两个反应器中,这种工艺解决了污泥龄不同的矛盾,消除了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之间的竞争,使各菌群能够在生长的环境中进行反应,提高了微生物的功能特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脱氮除磷的效率。
在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中,诸多研究者对于其在污水脱氮除磷中的应用进行了许多研究。有研究者在SBR工艺中后置缺氧段,采取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研究;也有研究者分析了双污泥系统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而在新型DPR工艺中,影响脱氮除磷效率的关键参数有污泥龄、碳源、电子受体以及回流比等,并且在不同工艺中,其工艺的参数值有着较大差异。
2、影响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的因素
在DPR工艺中,各环节的改变都会对整体工艺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参数,以维持工艺运行的稳定性。
2.1 污泥龄的影响
污泥龄(SRT)和污泥活性及微生物菌群的特性都有着一定的关系,污泥龄会导致污泥活性变差,使污泥老化并使细胞内的PHA减少,对反应器释磷及吸磷的速率造成影响;而污泥龄较短时,其活性较好,但沉降性会降低,除磷效率也随之降低。研究发现,当SRT小于10d时,与传统反硝化菌相比,DPAOs没有生长优势,且其脱氮除磷的性能也有所下降;在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中,SRT为25d时,其污泥活性最好,磷去除率可以超过95%;SRT为12d时,对聚磷菌的富集较为有利。在这几种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中,
污水处理的需求是伴随着城市的诞生而产生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历经数百年变迁,从最初的一级处理发展到现在的三级处理,从简单的消毒沉淀到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再到深度处理回用。其中,活性污泥法的问世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今年正值活性污泥法诞生100周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今后究竟将如何发展?对此,不如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年城市污水处理走过的路。
一级处理阶段
城市污水处理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那个时期环境容量大,水体的自净能力也能够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人们仅需考虑排水问题即可。而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通过传播细菌引发了传染病的蔓延,出于健康的考虑,人类开始对排放的生活污水处进行处理。早期的处理方式采用石灰、明矾等进行沉淀或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明代晚期,我国已有污水净化装置。但由于当时需求性不强,我国生活污水仍以农业灌溉为主。1762年,英国开始采用石灰及金属盐类等处理城市污水。
二级处理阶段
有机物去除工艺
生物膜法十八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其中,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成为去除重点。1881年,法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座生物反应器,也是第一座厌氧生物处理池—moris池诞生,拉开了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序幕。1893年,第一座生物滤池在英国Wales投入使用,并迅速在欧洲北美等国家推广。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标准的产生。1912年,英国污水处理委员会提出以BOD5来评价水质的污染程度。
活性污泥法1914年,Arden和Lokett在英国化学工学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论文,并于同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创了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两年后,美国正式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的诞生,奠定了未来100年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
活性污泥法诞生之初,采用的是充-排式工艺,由于当时自动控制技术与设备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其操作繁琐,易于堵塞,与生物滤池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之后连续进水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法)(如图1)出现后很快就将其取代,但由于推流式反应器中污泥耗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供氧速率难以与其配合,活性污泥法又面临局部供氧不足的难题。1936年提出的渐曝气活性污泥法(TAAs)和1942年提出的阶段曝气法(SFAS),分别从曝气方式及进水方式上改善了供氧平衡。1950年,美国的麦金尼提出了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活性污泥微生物群的生存方式,使其适应曝气池中因基质浓度的梯度变化,有效解决了污泥膨胀的问题。
南京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样式美观
1、混凝法
混凝法属于污水处理工艺化学沉淀法中的一种,主要利用硫酸铝与氯化铁作为混凝剂,利用混凝剂对胶体离子静电中和与吸附的作用,让胶体离子处于脱稳状态,在絮凝剂的影响之下,发生絮凝沉淀反应,将污水当中的悬浮物质与可溶性物质有效去除。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较来说,混凝法的处理效果更好,污水处理设备内部结构简单,维修起来也特别方便。但是,在应用混凝法处理污水时,受pH值的影响特别大,在反应过程当中,也会产生较多沉淀。
2、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电絮凝法与磁分离法等,其中,电絮凝法主要利用可溶性阳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出现气浮分离气泡,也会产生能够让悬浮物凝聚的絮凝剂,应用此种工艺,各项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比较小,而且操作流程简单,但是,其阳极金属消耗量比较大,需要使用一定的盐类物质作为辅助药剂,操作费用比较高。
与电絮凝法不同,磁分离法通常应用在含油废水处理环节,通过在含油废水当中投入适量的磁化物,将污染物有效吸附,经过磁分离之后,保证水质得到更好净化。与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较来讲,利用磁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比较小的优势。
3、 萃取法
利用和水不互溶,但是能够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将萃取剂和废水进行有效的混合接触,由于污染物在溶剂与水当中的溶解度不同,能够保证污染物得到更好提取,有效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污水处理厂当中,萃取法应用比较多。
4、 吹脱法
吹脱法又常被人们称作汽提法,将水中的溶解气体或者挥发性物质有效脱除,相关人员需要将气体通入到水中,气体与污水有效接触,通过在水中溶解气体,挥发性溶质会穿过气液界面,逐渐向气相转移,保证污水当中的污染物有效脱除。
5、生物法
在污水处理过程当中,生物法比较常用,因为其运行成本比较低、处理效率较高,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生物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与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等等。和物理处理方法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较来讲,生物法的工艺更加灵活,成本比较低,而且能够有效回收能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